看过这么多精分电影,这部永远排第一
现在说起悬疑片,有一个固定套路肯定会被常用,那就是精神分裂。
这个当年由希区柯克在《惊魂记》里挖掘的题材,在之后的电影中渐渐地被发扬光大。
不仅类型越来越多,就连电影主角也越来越精分。
《黑天鹅》里主角有两种人格,《致命ID》里人格数量达到11个,到了去年的《分裂》,主角更是分裂出了21种人格。
可是好的电影,并不是要看“人多势众”的噱头。
而是究其根本,让人们知道人为什么会分裂。
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问题,很多精分电影就会显得华而不实,故弄玄虚。
相比之下,这部经典之作就显得更加优秀和特别——
《搏击俱乐部》
Fight Club
《搏击俱乐部》是导演大卫·芬奇的代表作之一。
集结了布拉德·皮特、爱德华·诺顿、海伦娜·伯翰·卡特等大牌明星,总投资6300万美元。
结果在1999年上映后票房惨败,只取得了3700万美元。
不过意外的是,随后发行的DVD光盘,却破天荒地卖出了600万份拷贝。
时至今日,豆瓣评分9.0,排名35。IMBD评分8.8,排名10。
在许多影史榜单中都会出现它的身影,名气丝毫不亚于《低俗小说》和《阿甘正传》等经典。
要说这部电影好在哪儿?
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、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、对人类天性的解读都有不同的说法。
但在19年后,当人们再次欣赏此片时,津津乐道的却是关于自我反抗与寻找的内涵。
爱德华·诺顿饰演的杰克无疑就是现代都市白领的形象符号。
在钢筋水泥下,日日夜夜地重复工作,单调且乏味。
重复的面具下,杰克需要用消费来装饰自己濒临抹灭的个性。
电影中出现大量的现代商品名称,家具家电,食品饮料。
这些商品像一个个标签一样贴在了杰克的生活中。
除了日常的枯燥无味,杰克还有一个重要的症状那就是失眠症。
杰克的失眠不是通常白领所说压力大,在影片里是一种无法逃避现实的象征。
这里又要搬出弗洛伊德来解释一下,他曾经表示:
梦是一种对抑制的欲望的释放。在梦里,人们可以与真实的自己对话。
所以失去睡眠的杰克没有办法面对真实的自己,更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欲望。
于是他选择用另种方式催眠自己 ,聆听痛苦。
当他在癌症患者怀中哭出来以后,就是与现实和解了。
这是一种典型的虚无主义。
这种精神的生存哲学,类似于哲学家叔本华的思想。
“生命是一团欲望。欲望不能满足就会痛苦,满足了就会无聊。人生,就像是钟摆,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。”
简单的说,杰克想要做一个虚无颓废的佛系青年。
表面上杰克放弃了反抗,但是在潜意识中并没有真正的接受现实。
泰勒作为杰克分裂的人格,其实早已走进了他的生活中。
大卫·芬奇也用插帧的手段,也将泰勒这一人物植入了观众的潜意识里。
前面杰克对医生诉说自己的病情,表示自己会突然地在飞机上醒来,不知道去哪儿。
而后,杰克第一次遇见泰勒便是在飞机场。
那么泰勒作为他分裂的人格,又是什么样的呢?
在飞机上,泰勒表达了对于生活麻木不仁的鄙视和厌恶。
在遇见泰勒之后,杰克那象征着个性无比、完美的家就在爆炸中摧毁了。
杰克找到泰勒表达了不那么绝望的绝望。
泰勒痛斥了杰克那种单纯物质享受的态度。
换句话说,精神自由即人自由,他让杰克要彻底解放自己。
在泰勒身上有一种哲学家尼采所说的“超人哲学”。
在尼采的理论中,超人的特征有期中几点特征:
超人企图占有一切,统治一切,而毫无胆怯懦弱的性格。超人爱好冒险,以冒险为乐;他们专门选择强者与之斗争。超人是一种至上的道德理想。超人是绝对自由、自足而又自私的。超人最能忍受痛苦的折磨,又能从痛苦中崛起。
这些特征在电影中的泰勒身上都有所映射和体现。
比如他无视现有道德,把色情片剪进家庭片里,喜欢在别人的食物里撒尿。
在杰克问他最想和谁打架时,泰勒说海明威,而海明威一直推崇的便是硬汉、强者生存的思想。
后来围绕着搏击俱乐部建立起来的混沌行动,泰勒对信徒有绝对的权利。
他们追求自由,没有约束,肆意反抗破坏。
包括泰勒唤醒杰克的手段,相互搏击,在手上倒腐蚀物。
目的就是要在痛苦中让杰克忘记恐惧,迎来新生。
泰勒那句“上帝根本不爱你”,就等于尼采的“上帝已死”。
在痛苦中,泰勒带领杰克开始追求存粹真实的自己。
杰克曾经一个唯唯诺诺的小职员,现在敢直接顶撞老板。
在他眼中以前十分在意的物质财产,比如那些昂贵的家具,现在则是毫无在乎。
从呆板变得有趣,从平庸变得疯狂,这就是所谓精神的自由。
不过,杰克并不能像意泰勒一样自由,因为泰勒是一种意识,而杰克则是真正的社会人。
抑制和释放走向两种极端,同样的笑脸却有不一样的内涵。
如果说人性的压抑,是个人的毁灭。
那么一旦欲望如洪水一样泄流,一切便失控了。
《搏击俱乐部》前半部分是自我的反抗,后半部分则是个人在社会角色的寻找。
连接自我与本我的关键人物便是,海伦娜·伯翰·卡特饰演的玛拉。
是她是杰克自我麻痹的破坏者。
玛拉游走在杰克和泰勒之间。
所谓性是人类本能的欲望,玛拉在这里成为了另一种欲望的象征。
当泰勒主动和玛拉啪啪,激情四射时,杰克却畏畏缩缩,甚至抗拒。
最后揭穿这一层关系的也是玛拉本人。
最后,杰克终于正视了自己的一切。
当他第一次主动牵起玛拉的手时,他终于在迷失和放纵见找到了平衡点。
他向自己开了一枪,毁掉了那个疯狂的自己。
窗外坍塌的大厦,就像一场革命,用暴力摧毁了一切,重塑自己的灵魂,然后回归平静。
导演大卫·芬奇犀利地洞察到现代社会中,人类精神阉割后的残缺。
于是在影片里,他用这种自残式的极端手段,展现了一次人的自我救赎。
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把《搏击俱乐部》当作精神食粮,反复食之。
只是,就算你看了一百遍,看透了里面的所有道理和暗示,也许你的生活也不会有好转。
因为,拯救自己的人,就只有自己。
看过这么多精分电影,这部永远排第一:等您坐沙发呢!